2020-06-04
点赞:119
愿每一个单亲的孩子
都被温柔以待。
单亲的孩子
这两天,
一位10岁的日本单亲女孩红了,
因为在校园和同学“打架斗殴”,
结果她不仅没被批评,
还被45万网友追随。
原来,单亲的她
被嘲讽“没有爸爸的野孩子”,
在大家都以为她会躲起来偷偷哭时,
她却聪明地回应:
我妈妈会挣钱又会做家务,
你家是不是爸妈两人养活你
都很费劲?
不仅如此,
小女孩的妈妈因为喜欢做怪奇糕点
同学看到便指着她说
“你妈妈做的东西真噁心。”
结果,这位硬核女儿再次反击:
我妈妈因为这个工作上电视,
你爸爸妈妈也这幺有名吗?
小小年纪就知道要保护妈妈,
看到这样霸气又暖心的小棉袄,
不少网友都被感动了:
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
贴心“小铠甲”。
即使还是个孩子,也要捍卫妈妈的一切,
这幺努力又强大的样子让人心疼,
然而她终究无法摆脱别人对单亲的“特殊对待”:
“她这幺没有礼貌就是因为是单亲家庭吧,都没有人管教”、
“小小年纪就这幺牙尖嘴利,一看就是单亲。”
似乎,
单亲就是有罪的,
成长在一个非双亲的家庭里,
就是有缺陷的。
1、单亲孩子,有人格缺失?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
许多人对单亲家庭有着相似的偏见:
离婚的父母有问题,
单亲的家庭很贫困、很可怜,
单亲的孩子缺乏教养,自私敏感。
无论从先天或者后天,
单亲的孩子都娶不得,嫁不得。
在《中国式相亲》中,
儘管男孩外形出众、事业有成,
却因为出身单亲家庭,
立刻遭到了一方父母的否定:
不会考虑单亲家庭的孩子。
反对的理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心智不健全,
单亲妈妈会媳妇不好,因为会觉得媳妇把儿子抢走了。
但是,在男孩没有说出他单亲前,
所有人都看他文质彬彬,待人处事礼貌周到。
但就在他说出单亲后,他就自动被划在“特殊”的人群里了。
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你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无独有偶,《中国新相亲》里,
有一位肤白貌美的女老闆,
甜美的外形,阳光的性格,
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但在妈妈说出女儿单亲后,
先前沉迷其中的男士瞬间变脸一般,
一句“会给她最大的理解和包容”后,
摇头拒绝。
你可以不选择单亲的孩子,
但你没有理由用你虚伪的套路歧视她。
单亲不等于爱情观不健全,
也不等于未来家庭不幸福。
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
却偏偏单亲会被扣上相同的标籤。
张靓颖与相差18岁的冯柯离婚后,
被指结婚是为了弥补童年缺失的父爱
深受大众喜爱的《我家那闺女》,
一度把单亲家庭的陈学冬推到了风口浪尖。
本来,他只是被节目组安排为“女婿”身份出现,
而节目中的爸爸也会为他们打分。
为其他几位“女婿”打了几近满分的爸爸却拒绝为陈学冬打分。
这样的结果最后被传是因为单亲家庭会影响未来婚姻。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许是家庭破碎,
但这并不是歧视和伤害他们的理由。
2、因为你单亲,你就低人一等?
单亲的孩子到底有多低人一等,
不仅仅在婚恋市场不被接受,
甚至在求职面试时也被作为参考条件之一。
瀋阳一企业的应聘登记表中,
除了需填写一些基本个人信息外,
还要家庭情况一栏中的
“离异”“单亲”也被要求填。
且不论此举是否侵犯隐私,
但在这条博文的下面无不是
“内心脆弱”、“利益单亲不录取”,
甚至有的人认为这是企业正常选择。
每个人头顶都是同一片天空,
谁的人生又是完美无缺的?
对单亲另眼相待的人,
又有几个敢说自己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单亲不是病,
用另类的眼光看才是病态。
3、单亲无罪!
婚恋被拒绝,求职被“特殊对待”,
在很多影视剧中,
单亲的孩子
也大都被塑造成极端、叛逆,
甚至是浑天大魔王的形象。
电影《格斗骄阳》中的菀得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单亲少年
这样的性格特徵甚至是科学研究结果,
曾经就有一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是否有关係的调查表明:
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双亲家庭;
单亲家庭的学生,平均分数比双亲家庭低14分,
单亲家庭的辍学率比双亲家庭高17%。
电影《听妈妈的话》中的男主是一个单亲的逃学少年
乍一看,几乎都是单亲小孩
整体不如双亲小孩。
而这样的对比结果,
却是来自于家庭经济能力不同,
所受教育不对等的条件下。
电影《母亲》中的小女孩铃南有妈妈,却总被虐待
其实早在2016年时,
剑桥大学就对51个家庭条件
相似的单亲和双亲家庭孩子进行了对比。
对比结果是,
当孩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
在双盲的前提下,
没有人能区分哪一个来自单亲家庭。
美国从1977年开始做了
一项长达20年的跟蹤调查,
连续追蹤2300名七岁儿童,
直到孩子们叛逆的青春期结束。
最终结果显示:
相似的教育和经济背景的
单亲与双亲子女比较,
几乎毫无差别。
单身多年的张柏芝,
教出来的孩子无人不称羡。
不仅以前不待见她的公婆对她讚不绝口,
连身为爸爸的谢霆锋都自惭形愧。
曾经有媒体採访问长子谢振轩
“你介不介意王菲做你后妈?”
他说,“爸爸喜欢就好。”
只要没有工作的时间,
她用来和孩子待在一起,
看着累得精疲力尽的妈妈,
他用他小小的肩膀托起妈妈,
只想她睡得更舒适。
这样贴心健康的孩子,
是一个单亲妈妈
抚养长大的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不缺爱,
缺的也许只是不带偏见的正视。
胡适三岁时父亲去世,
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两岁多时,
父母便已经离婚了。
曾经他的老师都预言:
美国所有的监狱随时向他敞开。
他的母亲言传身教告诉他:
人生说到底是自己的选择,
自己的路在自己脚下。
台湾着名作家、画家刘墉,
9岁丧父,自幼和母亲长大。
“人很妙,他不容易记住好的,
却总忘不了不好的。“
父母的事孩子难以置喙,
最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负责,
他们值得被温柔以待。
生在单亲家庭不是孩子的原罪,
他毫无理由因为上一辈
而遭受周围人的歧视或可怜。
人人生而平等,
单亲的孩子不是怪物。
分门别类的偏见,
才是最无情的伤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